如何筹备一次如QCon一样的千人大会(活动)

Bob Jiang
以前没有筹备过大型会议(如QCon,MSUP等)之前,我也会觉得好厉害啊,可以组织这么大规模的会议活动。在有过几次组织会议经验之后,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,都是一家之谈,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请观众不吝赐教。 版本信息 v0.1 2015.9.28 第一版 前言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篇文章呢? 有一个朋友上周问我,有关组织敏捷之旅有没有什么参考资料?我记得之前有一篇文章的,可惜网站(https://agiletour.cn之前的网站)几经转折之后,那篇文章找不到了。既然已经答应朋友帮忙找一些参考资料,本文就当做是一个组织敏捷之旅活动的起点吧。(也完全适用于其他组织会议或者活动) 本文的结构分为活动前、活动中、活动后。 活动前 活动前的准备,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环节。如果准备环节搞砸了,或者准备的不充分,那么现场(活动中)就很难办了。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分为以下几类: 时间 地点 财务 人 流程 宣传 后勤 时间 选择时间: 选择时间的时候,需要考虑几个因素:避开小长假;避开其他同类型活动;尽量选择周末;选择时间的时候最好有2个可选项,因为有的时候场地不一定可以。 启动时间: 举办一次活动,首先要确定好什么时间办,然后从举办时间开始向前倒推。一般性的会议(比如参会人200左右)大概需要1-2个月的准备时间。比如有个活动想要12月5日举办,那么准备活动在10月5日就应该启动,最迟不应晚于11月5日,否则只能向后顺延活动日期。 地点 敏捷之旅的活动地点,一般都是尽量找免费场地,或者是赞助的场地,以减轻财务压力。北京的活动场地,尽量选择北边,比如中关村或者上地区域。地点要配合时间一起确定,时间地点确定好了以后,就可以考虑启动各项准备工作了。 财务 在活动启动的时候需要制定一个预算表,并时刻关注财务预算。针对敏捷之旅,收入主要是两块:赞助费和门票收入。支出大概为:场地费(如果没有免费场地或赞助场地)、参会人的午餐(一天活动的话,建议订餐一起吃,这样可以增进交流)、讲师差旅费、讲师礼品、抽奖奖品。 门票收入牵涉到如何收费的细节,需要着重考虑。 赞助 针对赞助多说一点。敏捷之旅的赞助分为几个类型: 现金赞助(可以分为白金赞助商、金牌赞助商、银牌赞助商) 场地赞助(赞助活动的场地) 图书赞助 媒体赞助 人 人物角色主要有五类,分别是:组织者、志愿者、主持人、讲师、参会人。 组织者 组织者团队规模建议控制在9人以内,最好能大于3人。“搭班子、定战略、带队伍”–柳传志总结的管理三要素,同样也适应于组织活动。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搭班子,确定组织者队伍。 志愿者 志愿者是活动当天需要的帮手,可以考虑社区内的活跃分子,实在找不到也可以从高校招募。一般如果200人的活动,志愿者大概需要5人就可以。签到台3名,会场门口1名,场内1名。 主持人 主持人的职责:负责介绍讲师,进行活动的串场。一般分会场的主持人也是该分会场的负责人。上午大会场的主持人还需要几点注意事项:比如介绍赞助商,介绍整体日程,介绍敏捷之旅等(具体事项在会议前还需要协定) 讲师 讲师的招募分为两个途径:1. 公开招募 2. 邀请制。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比如设置一个deadline,在这之前如果招募的效果不理想,即刻启动邀请制。 参会人 这个和下面的宣传紧密联系在一起。 流程 这里的流程指的是活动的整体安排,即活动日程。日程安排是需要整体考虑的。比如是否需要有分会场,是否需要开放空间,闪电演讲,是否有抽奖环节,如何操作等。 另外活动日程和讲师的招募也是息息相关的。所以找讲师的工作需要尽早开展。 宣传 宣传工作分为宣传内容和宣传渠道。 宣传内容 宣传内容为根本,是宣传渠道的输入。不过宣传内容主要来自于讲师和话题,所以讲师的招募(找讲师)还是要放在前面。有了讲师和话题,就可以制作宣传内容,也就可以安排开始宣传了。 宣传渠道 常用的宣传渠道为:微信、微博、邮件、网站。有了宣传内容之后,就可以在不同的宣传渠道进行宣传。另外可以和一些媒体进行合作,比如InfoQ,MSUP,CSDN,51CTO等。 后勤 后勤的工作都是一些非常琐碎细节的事情,一般也不需要启动的太早,在活动开始前一周细细的梳理一遍基本上都来得及。 后勤工作包括:用餐准备、活动路线图、讲师差旅、报名平台、参会者付款、讲师礼物和抽奖奖品。 活动中 活动中指的是活动前一天,活动当天所发生的所有事情。 活动前一天 短信通知参会人具体的活动时间、地点 组织者+志愿者布置场地(以及签到台),以及调试设备(投影和麦克风) 活动流程的彩排(模拟签到等) 活动当天 活动当天的事情包括:

Scrum书籍推荐

Bob Jiang
为什么是Scrum书籍推荐 说一下为什么这里推荐Scrum书籍推荐而不推荐敏捷书籍。因为采用敏捷方法当中,有95%的人实际采用的是Scrum框架。这也就是说,很多人都在说敏捷,其实就是特指Scrum框架。(信息来源是2015年ScrumAlliance发布的Scrum状态报告)见下图: Scrum书籍必读 入门必读 首当其冲推荐给大家的是《Scrum指南》(共14页,中文)。《Scrum指南》是Scrum的发起人Jeff Sutherland和Ken Schawaber共同撰写的,最后更新于2013年7月。下载链接如下(免费) https://scrumguides.org/docs/scrumguide/v1/Scrum-Guide-CN.pdf#zoom=100 实践必读 实践必读推荐两本很经典的读物:《Scrum简章》(免费)和《硝烟中的Scrum和XP》(免费) 下载链接: 《Scrum简章》 - https://scrumprimer.org/zh-cn/ 《硝烟中的Scrum和XP》 - https://www.infoq.com/cn/minibooks/scrum-xp-from-the-trenches 英文第二版链接 - https://www.infoq.com/minibooks/scrum-xp-from-the-trenches-2 高级必读 如果了解完Scrum的理论和实践后,还想更深入的了解Scrum。那么这本书你绝对不要错过 - 《Scrum精髓》。书如其名,本书介绍了Scrum中的核心内容。 如果想用Scrum来开发足以引爆流行的产品和服务,本书就是你梦寐以求的完全参考。作为业内领先的敏捷教练和培训师,Kenneth Rubin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与我们分享他十多年的实践经验,诠释Scrum的价值观、原则和实践,描述一些灵活、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用好Scrum。 针对Scrum新手和达人,本书从团队、产品和产品组合这三个层面来介绍、澄清和深化Scrum的相关原则和应用。Rubin曾帮助数百个组织成功应用Scrum,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表达能力。作为这些经验和能力的结晶,本书图文并茂,通过通俗易懂的描述和两百多幅图对Scrum进行了阐述,这些图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觉图标语言,用于描述Scrum的角色、工件和活动。 《Scrum精髓:敏捷转型指南》可以帮助团队成员、经理和执行主管了解Scrum常识,掌握可以拿来即用的通用词汇表,充分攫取Scrum的潜力,最终实现优秀团队能够做到持续、稳健发展的目标。

在线写书工具大比拼-gitbook selfstore 知笔墨

Bob Jiang
在线写书工具大比拼 本文主要调查了gitbook, selfstore,leanpub和知笔墨4个工具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体验,如有不当的地方,欢迎来信。以下是几个对比的维度: 写作工具 版本管理 费用 写作工具 gitbook 在线的编辑器,允许增加协作者共同修改图书,支持markdown语法。可以为图书新建一个html的页面进行描述。英文界面。 leanpub 在线的编辑器,支持markdown语法。可以导入word,wordpress。英文界面。 selfstore.io 是一个在线销售自己电子书的平台,支持100M以内的各种文件格式。如果需要写作还得需要其他平台。中文界面。 知笔墨 处于测试阶段。支持在线编辑,支持git版本管理。中文界面。 版本管理 gitbook 支持git版本管理,也可以连接到自己的github账号。 leanpub 支持git版本管理,支持链接github,dropbox,Bitbucket,或者word,wordpress导入。 selfstore.io 无。只在线销售图书,可以上传任何格式的文件。 知笔墨 支持git版本管理 费用 gitbook 针对paypal(贝宝)账号付款,收取2.9%+30美分。银行卡付款未提到。美元结算。 leanpub 每笔交易的10%+50美分。美元结算。 selfstore.io 每笔交易的5%+0.5元。人民币结算。 知笔墨 支持打赏和收费两种,具体收费形式未知。

北京敏捷社区未来展望结果-20150829

Bob Jiang
北京敏捷社区未来规划 首先非常感谢好朋友Willa,牺牲自己的周末时间来帮助北京敏捷社区进行未来规划!同时还要感谢北京敏捷社区各位小伙伴!(会后大家说这一天比上班还要累)经过一整天(早9点到晚9点)的辛苦工作,我们最后产出了北京敏捷社区的愿景、使命、总目标、正向核心以及关键事项。 北京敏捷社区的愿景 帮助组织提升敏捷实施能力 北京敏捷社区的使命 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化交流平台,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,提高多领域敏捷实践者的专业水平,帮助个人和组织交付更多的价值。 总目标 价值目标 帮助个人和组织交付更多价值 专业度目标 持续地积累专业知识与实践,提高社区的专业水平 活跃度目标 最大程度地使各领域实践者持续地自发组织参与“北京敏捷社区”的交流互动 正向核心 专业的影响力 积极开放的心态 勇敢的坚持 关键事项 

京东敏捷软件开发精髓

Bob Jiang
大家好,我是今天的分享老师:姜信宝,Bob Jiang。我来自京东商城-技术研发管理部,是京东的敏捷教练。 很高兴受到“京技院“的邀请,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关于京东的敏捷软件开发商的一些心得体会,希望分享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。这次准备的时间有些仓促,同时我也是第一次通过微信的形式做这种交流,有不足的地方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。:) 今天我的分享话题会分为两大部分: 1.案例分享 2.敏捷软件开发的精髓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案例,京麦团队。相信如果关注京东敏捷开发的朋友,对于这个团队并不陌生。京麦团队是京东的第一个敏捷团队。到目前为止该团队没有一个员工离职,这在互联网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。 案例1:京麦 2012年底,有一个屌丝团队,他们做的产品慢慢被边缘化,客户不满意现有产品,技术负债高,并且团队马上要被解散去做其他产品了。这个场景听起来熟悉吗? 很幸运的是,团队leader旁听了一次敏捷的工作坊,知道敏捷应该怎么玩,也知道了和其他团队之间的差距在哪里。因此京麦团队决定试一试,用敏捷开发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,有了想法马上行动。 第一步,组织团队进行敏捷培训,全员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敏捷软件开发。这是敏捷软件开发的第一步,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 第二步,团队坐在一起,这里团队指的是产品、研发、测试整个团队,而不仅仅是研发。团队坐在一起的好处有很多,比如有了问题,直接喊“张三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?” 又或者产品和研发正在讨论某个具体的需求,测试人员听到后立刻加入进来,信息快速共享并达成一致。 另外,团队坐在一起还有其他的好处,团队的每日站会更加容易同时一起开,代码评审也会随时随地的发生,任务板上的任务团队更容易更新。简言之,团队坐在一起更容易促成团队之间的沟通,以及信息共享。 第三步,按照Scrum框架的定义,严格地开展每一个会议,如迭代计划会、每日站会、迭代评审会、迭代回顾会以及产品列表梳理会。每一个会议都不能省略。 第四步,Scrum会议坚持开的情况下,团队可以尝试引入已经被证明有效的良好工程实践。如持续集成、结对编程、测试驱动开发等。 在坚持以上四步之后,京麦团队达到了如下的成果: 1.交付周期从之前的12周,降到现在的2周 2.同时在线的用户数提升了3倍 3.活跃用户数提升了5倍 京麦团队到现在敏捷转型接近三年,团队也已经拆分成4个小团队,整个团队还是在坚持着使用Scrum的方式,每两周一个迭代,持续交付价值,持续改进。下面是他们团队任务板的一个持续改进图,供大家参考。 这是他们第一版的任务板 第二版 第三版 最后在京麦团队的带动下,整个POP团队都已经开始了敏捷转型之旅,非常感谢京麦团队不懈的坚持。以上是第一个案例的分享。 案例2:物流开放平台 介绍这个案例之前,我想先说一下团队的收获。这个团队在人员数量不变的前提下,2015年上半年就完成了2014年一年的任务量,即团队效率至少提升了1倍。想知道这个团队是如何做到的吗?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团队的例子。 首先这个团队经理是很开放的一个人,喜欢新鲜事物,喜欢尝试。这是非常好的开端。 第一步,仓储团队的总监找到我们,商量进行大团队的敏捷转型。这里多说一下,为什么这个团队的总监会找到我们。前期我们(敏捷教练)在POP京麦团队的成功试点,很多团队也都听说了敏捷可以成功的,因此越来越多的团队也想进行敏捷转型。也就是说通过早期成功的样板团队,树立了榜样,也为后期的敏捷转型铺好了路。 第二步,敏捷导入,即进行普及性的培训。上面提到的团队经理和他手下的几个leader都来参加了ScrumMaster敏捷训练营的培训。 (这是团队经理听完培训之后的反馈:“在京东第一次接触敏捷研发管理的思想,是在今年春节前一次公司组织的敏捷培训课程上,听了敏捷教练BOB的授课,感觉这种管理模式既可以改善现有研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,又能给团队带来很多新鲜事物,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。于是,在部门领导的倡导下,我们几个三级部门开始了各自团队的敏捷之旅。”) 第三步,团队开始按照Scrum进行敏捷软件开发,并且持续改进。大多数团队一开始都会选择两周作为一个迭代周期,因为两周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点。 制定了团队规则之后,就要执行。比如“最初开站会的时候,大家都不是很积极,到了规定的时间,很多人还在忙自己的事情,不叫不来。后来敏捷团队制订了奖惩机制,每天不按时参加站会又不提前请假的,都要扣20块钱作为水果基金。这下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,每天参加站会的人也比较齐全了。有一次一个同事因为处理问题,晚来了2分钟,本来是有情可原的,但为了兑现承诺,他主动买了5盒草莓分给大家。”。 另外,回顾会议是非常关键的。“在敏捷回顾会上,大家都要总结上个迭代周期里工作情况,包括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总结提高的地方。会议由Scrum Master主持,每个人会拿到不同颜色的便签纸,蓝色的便签纸上写做的好的实例和总结,红色的便签纸上写的是待提高的事例和建议。在写完总结后,大家会按顺序轮流发言,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,最终汇总到Scrum Master处。每次回顾会,都会让大家获得很多的经验和宝贵的意见,从而提升整个敏捷团队的工作质量。” 在部门领导和公司管理层的支持下,我们敏捷团队鸟枪换炮,从以前传统的墙面看板,上升为触摸电视屏幕的电子看板。怀着激动和感激的心情,我们几个小伙伴瞬时间将高大上的触摸电视和支架组装完毕。 在团队敏捷转型的一开始,为了让大家对Scrum有更全面的了解,团队还自发组织了读书行动。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,团队花30分钟共同阅读同一本书,并且大家会就这一个主题进行讨论。 可视化的读书结果 以上就是第二个案例分享,物流开放平台。 案例3 - 京东途牛融合项目 5月8日京东和途牛联合宣布,双方展开深入战略合作。6月下旬,我作为敏捷教练进驻途牛团队,帮助途牛项目一期进行敏捷软件开发的辅导。 针对全新项目的转型,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。 第一,需要先梳理出第一版的产品列表(Product Backlog)。一开始我就和途牛团队的8位产品经理进行产品需求的梳理,并且使用用户故事地图进行了产品需求的大概规划。 第二,团队坐在一起。产品研发和测试全部坐在一起。由于这个项目的特殊性,需要和途牛进行频繁的接口测试和联调,途牛团队也安排坐在一起了。 第三,形成Scrum of Scrums(SoS)会议。这个项目有四个团队,跟团游、门票、平台、途牛方。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每日站会,固定每天下班前每个团队代表和产品经理一起开SoS会议,同步团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、障碍和风险。 第四,团队坚持Scrum的会议。并不断改进产品和团队一起的工作方法。 以上就是京东途牛融合项目的案例分享。3个案例已经全部分享完了。 -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下面重点来了,当当当当!来说一下京东的敏捷软件开发的精髓。这就是一个核心,四个基本点。 一个核心:价值驱动 四个基本点:透明、迭代、持续改进、教练 价值驱动 不以价值驱动为导向的敏捷转型就是耍流氓。我见过很多团队要进行敏捷转型,而如果你要问他们为什么要敏捷,则答案是五花八门。老板的要求,听说敏捷能让我们效率提升,质量提高。也有很多负面的声音,敏捷不适合我们团队,我们公司文化和敏捷不匹配,敏捷就是加班,等等。这些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。 而敏捷软件开发的精髓就是尽早频繁的交付商业价值(感谢Alistair Cockburn博士)。任何不以价值驱动的敏捷软件开发都是伪敏捷。那说了这么多价值驱动,以价值为核心,具体到实践层面要怎么做呢?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非常有用而且简单的工具—产品列表(Product Backlog)。团队敏捷转型,在接受了普及培训之后,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且是唯一的产品列表。为什么要这么做?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需求统一入口。

Scrum教练静修报名接近尾声啦--Scrum联盟赞助主办

Bob Jiang
2015年9月更新 Scrum教练静修活动(Retreat)已经报名41人,每个人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敏捷教练,而且他们来自10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,分别是中国、香港、台湾、巴西、澳大利亚、德国、美国、印度、日本、泰国。想要来和高手过招吗? 活动详情 报名链接 2015年7月 Scrum教练静修活动通知:重大消息,早鸟名额只剩下少量的几个,如果想参加的同学需需要抓紧啦。 另外,为了达到静修的目的,整体参与者数量限制在75人,并且为了更好的多样性,每个企业限报名3人,超过3人将进入等待名单,在静修活动前2周将通知等待名单的结果。 什么是Scrum教练静修? 静修不同于训练营、聚会、开放空间或者大会。这是一群更深层次以及更有经验的小规模的群体。静修的目的(愿景)是营造一段时光,通过有意义的方式,大家可以专注于学习和成长。以全新的视角,远离烦嚣,深度思考并共同协作的空间。 这次活动将于9月17日-9月19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。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抓紧时间报名啦,早鸟票价数量有限哦。早鸟价450美元。普通票价550美元。 活动链接:https://www.scrumalliance.org/courses-events/events/coaches-retreats/2015/scrum-coaching-retreat-china 报名链接:https://www.regonline.com/Register/Checkin.aspx?EventID=1722484 这里是2014年亚太区Scrum教练静修的结果,里面充满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结果: https://coachesretreatthailand.ning.com/

折飞机-团队建设游戏-敏捷游戏

Bob Jiang
游戏准备 游戏道具: 白纸若干,折好的飞机一个,折飞机文档一份(见12种折飞机的方法) 游戏目标:在8分钟时间内,每个人按规定折好一个纸飞机。 参与人员: 3个小组,每组5~9人 游戏步骤 第一组——文档:组员拿到一份文档,按文档说明制作纸飞机; 第二组——反向工程:组员得到一个已完成的纸飞机,他们要重现制作纸飞机的步骤。 第三组——指导:“首席设计者”按步骤制作一只纸飞机,而组员重复完成每一步。 结果 在在一系列有趣的试验中,让大家理解在敏捷项目中传递知识的最佳途径。实验结果如下: 在限定时间内, 只有12.5%的人能够按照文档完成任务。 使用反向工程方法,有25%的参与者成功做出飞机。 采用教练指导方法,则可以让100%的参与者全部成功做出飞机。 结论 健康的沟通和指导,是传递和分享知识的最佳方式。对于需要经常沟通和反馈的软件开发来说,这个原则更具价值。 补充 假如我是一个开发人员,我发现了一个技巧,可以将一些数据绑定到某个用户界面里的控件中,而且写出了代码实现。这个技巧构成了一种模式,与我一起开发的同事们希望了解具体做法。 如果你是我的同事,有三种方法: 我给你一个说明该技巧的相关文档; 我告诉你代码在哪里,建议你自己弄明白; 我跟你结对编程,通过一组新数据实现该模式。 你会选哪一种? 反思: 将某种情形下的知识从一个单位(可以是个人、团队、部门、组织)传递到另一个单位,这就是知识传递。 很多组织用了很多时间将自己积累的知识记录成文档,希望知识传递过程能由此变得更顺利、高效。而敏捷并不鼓励文档,它强调“可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”。 ——-12中飞机的折法—————- (https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2/0324/23/2567933_197411378.shtml) 12种折飞机的方法

幸福的笑脸

Bob Jiang
游戏收益 小伙伴们,你想通过游戏学习精益理论吗,尤其是精益的核心,拉动式生产。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,你可以学习到: 假设预测时长及预先规划的经济问题 看板原则——看板的核心是什么? 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的重要性 时长:60分钟 物料 每组4-6人 (一共5组) 每组50张蓝色和黄色的纸(A4大小或略小) 每组2个胶棒 每组3把剪刀 每组1卷美文胶带 游戏步骤 我们在经营一家制作纸笑脸的公司。这个笑脸包括: 椭圆形的蓝色脸蛋 2个三角形或长方形的黄色眼睛 1个三角形或长方形的黄色的嘴巴 我们一共有4种类型的产品: The Mike张三 – 三角眼,三角嘴 The Don李四 – 长方眼,长方嘴 The Aleem赵五 – 三角眼,长方嘴 The Jessica王二麻子 – 长方眼,长方嘴 第一轮——推动模式 每个组预先猜测一下上述类型的笑脸,市场分别会需要多少,悄悄地写下这些数字(不要告诉其他组)。小组根据这个猜测设置自己的流水线: 用蓝色的纸裁剪椭圆形脸 画上眼睛和嘴巴(必须的步骤) 粘上眼睛 粘上嘴巴 把做好的脸贴在墙上(交付) 在开始之前每组至少先做一个脸熟悉一下。这一轮4-5分钟。结束后,揭秘市场需要的实际订单数量。每组根据订单数,按照下面的指示计算纯利润: 每个做好的且卖出去的脸 = 400元 每个做好的但没卖出去的脸 = -200元 每个半成品的眼睛 = -25元 每个半成品的嘴巴 = -50元 每个半成品的脸 = -100元 有的组可能会赚了一点钱,但大多数都会是赤字或破产了。讨论一下这个业务模型,以及这种生产业务和库存会发生什么。

幸福的笑脸

Bob Jiang
游戏收益 小伙伴们,你想通过游戏学习精益理论吗,尤其是精益的核心,拉动式生产。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,你可以学习到: 假设预测时长及预先规划的经济问题 看板原则——看板的核心是什么? 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的重要性 时长:60分钟 物料 每组4-6人 (一共5组) 每组50张蓝色和黄色的纸(A4大小或略小) 每组2个胶棒 每组3把剪刀 每组1卷美文胶带 游戏步骤 我们在经营一家制作纸笑脸的公司。这个笑脸包括: 椭圆形的蓝色脸蛋 2个三角形或长方形的黄色眼睛 1个三角形或长方形的黄色的嘴巴 我们一共有4种类型的产品: The Mike张三 – 三角眼,三角嘴 The Don李四 – 长方眼,长方嘴 The Aleem赵五 – 三角眼,长方嘴 The Jessica王二麻子 – 长方眼,长方嘴 第一轮——推动模式 每个组预先猜测一下上述类型的笑脸,市场分别会需要多少,悄悄地写下这些数字(不要告诉其他组)。小组根据这个猜测设置自己的流水线: . 用蓝色的纸裁剪椭圆形脸 . 画上眼睛和嘴巴(必须的步骤) . 粘上眼睛 . 粘上嘴巴 . 把做好的脸贴在墙上(交付) 在开始之前每组至少先做一个脸熟悉一下。这一轮4-5分钟。结束后,揭秘市场需要的实际订单数量。每组根据订单数,按照下面的指示计算纯利润: 每个做好的且卖出去的脸 = 400元 每个做好的但没卖出去的脸 = -200元 每个半成品的眼睛 = -25元 每个半成品的嘴巴 = -50元 每个半成品的脸 = -100元 有的组可能会赚了一点钱,但大多数都会是赤字或破产了。讨论一下这个业务模型,以及这种生产业务和库存会发生什么。

《引爆点》读后感 - 格拉德威尔系列

Bob Jiang
简介 作者: 【加】马尔科姆•格拉德威尔(Malcolm Gladwell) 出版社: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: 如何引发流行 译者: 钱清 / 覃爱冬 出版年: 2014-4 页数: 288 定价: 36.00元 装帧: 精装 丛书: 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 ISBN: 9787508635736 《引爆点-如何引发流行》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:流行的三法则(即引爆观点) 个别人物法则 附着力因素法则 环境威力法则 我对于书中的观点进行了精炼,流行的三要素是:人、信息和环境。请参考下面的思维导图: 个别人物法则(人)(Law of the Few) 在人这个层面,作者把观点的传播者分为三类: 联络员 内行 推销员 联络员(Connector) 联络员是那种有着极广人脉的人,他们几乎和所有人都认识,并且是许多不同领域的。书中的例子是保罗*里维尔,是他把英国人要开战的消息传到了波士顿的北部,使民兵有了准备从而打响了美国的独立战争。 书中继续提到了2个概念:六度空间和微弱关系。六度空间指的是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只需要通过6个人就可以互相认识。(注:随着互联网的发达,六度空间慢慢变成了五度空间)微弱关系,书中的例子是找工作。大部分人找工作是通过这种微弱关系(只听说过某人,就可以获得一次面试机会并有可能入职)。 内行(Maven) 内行指的是对某一领域非常精通,发表的观点非常有说服力。虽然看起来内行不如联络员认识的人多,但是内行的影响力是一流的。因为他们对于你的产品,或者消息,了解的非常透彻。想一下,你在买车或者买房的时候,有没有受到旁边同事的影响?有可能他们就是你身边的内行。 推销员(Salesman) 推销员是极具感染力的,可以用任何方式说服你来购买(或相信某事)的那些人。这个是需要有天赋的。书中采访了一名推销高手-汤姆*高,他的特点是说话抑扬顿挫,喜欢为客户着想,有朝气、热情、魅力、可爱。认为“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”,并愿意去尝试。 附着力因素法则(Stickiness Factor) 想要信息得到推广,信息本身需要有包装或者叫做易于传播。比如书中给出“直销员旺德曼的金盒子”这个例子,就是设计一个对于客户的触发器,让客户看到信息后可以采取行动。这个可以设计到课程当中去。(后续采取行动)后面的《芝麻街》和《蓝狗线索》也是差不多的例子,通过反复的实验,找出最适合小朋友的电视节目。 环境威力法则(Power of Context) 书中提到两个重要的事情:破窗理论和邓巴数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