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源软件的盈利模式思考
最近一年我进入了区块链行业,和伙伴们一起在运营区块链技术社区,即 hiblock.net。在这个过程中,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接触到很多开源社区的伙伴。从而让我对于开源有了更多的认识。
开源软件
首先明确一下开源软件,不代表免费,不代表开发者就是义务贡献。开源软件这个名词最早来源于自由软件(Free Software),由于Free这个词在英语中有免费的含义,后来人们就用了开源软件(open source software)。
而对于自由软件,Richard Stallman终生都在进行推广。自由软件的含义远远超过开源软件的定义。
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
个人总结的开源软件,有4种商业模式:
- 插件付费
- 云服务收费
- 咨询费
- 基金会
插件付费
项目主体(大部分)是开源的,社区都可以贡献(提交issue,修复bug等),并遵循某个开源协议。(如MIT,Apache等)而该项目所依赖的插件是付费的。插件的付费可以是订阅模式,或一次性付费模式。
该类型常见的项目有:Hadoop, VS Code, (欢迎大家补充更多的例子)
云服务收费
我一直对于大公司开源有个疑惑(如阿里,腾讯,华为的开源),不清楚他们为什么做那么多的开源项目,甚至于把自己的某些项目开源。上周和一个来自阿里的朋友聊完之后,恍然大悟。比如阿里开源 druid, 那么在阿里云上就会有对应的服务。公司在选择这项服务时,很大程度上会选择信任这个服务。(开源,我可以查看源代码,我还可以提交修改意见)。
该类型常见是云服务公司:阿里(云)、腾讯(云)、华为(云)等
咨询费
这类商业模式常见于开源项目的早期,尤其是个人类做的较好的开源项目。公司使用某个开源项目后,需要邀请作者(专家)到公司内进行讲解、部署、或其他服务。
例子就太多了,就不一一列举。
基金会
这个商业模式,或许是现在的主流。许多的开源项目都是来自于 Apache基金会、Linux基金会、自由软件基金会、CNCF、Cloud Foundry基金会,Open Stack基金会等等。
而每个基金会又扶持了自己生态下面的很多项目。
我们来观察,在区块链里面,做生态的公链也存在自己的基金会。如以太坊基金会等。
版权声明
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3.0 许可协议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!
关于作者
BoB Jiang
- HiBlock区块链社区(hiblock.net)发起人
- 中国北方的第一位CST(Certified Scrum Trainer)
- 敏捷变革中心(Center for Agile Transformation)合伙人
- 敏捷一千零一夜社区合伙人
- 《Scrum精髓》译者
- Bob的博客
- Github: bobjiang
- Twitter: @bobjiang123
- Solidity中文文档